“最帥農二代成為玉米界的喬布斯,玉米一年賣了一個億”“厲害了,煙臺這對農二代夫妻把櫻桃電商做到800萬”“90后女孩放棄高薪甘當農二代”……這兩年,“農二代”這個熱詞頻見網絡及各大媒體,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那么,農二代為什么會備受關注?新時代,農二代又有著怎樣的解讀?歷史賦予了農二代哪些機遇?5月8日,惠農網與湖南火柴科技繼成功舉辦2018農二代《農村電商新零售創新訓練營》后,又聯合舉辦了《首期返鄉創業者“創新”提升訓練營》活動,作為B2B農業電商平臺惠農網的CEO,申斌對農二代有話要說。
轉變小農經濟模式,農二代的全新闡釋
隨著時代發展及農業轉型升級,農民被賦予了更深層次的含義。現在已涌現出了一批具有知識、眼光、技能和追求的“新型農民”,他們中不乏留學回國的海歸,大學高知學者,成功商人,還有很多平凡又有想法的草根青年農民。雖然他們在出身、能力、閱歷、經歷、理念、追求上有著不同,但是對農業、農村有著共同的興趣,都在致力于傳統個體農業經營方式的創新和探索。
傳統的產業需要不斷探索和創新才能重新煥發活力,日益衰落的鄉村需要加入新的生力軍才能再度呈現出勃勃生機。農二代對農業、農村的發展至關重要。“相比上一代農民而言,農二代群體對農業經營事業有著更大的追求,他們不再局限于單純的小農經濟,而是有意識、有想法、有能力打造自己的農業產業,實現更大的發展目標。受過中等以上教育、家庭或家族從事農業經營、能吃苦、有農業情懷的農二代,是中國未來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惠農網CEO申斌如是說。
(惠農網CEO 申斌)
校企合作 探索農業人才培養模式
年輕人,是鄉村振興的新希望。而培養新型農民是提振鄉村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要引進和造就各種專業人才,吸引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培育有能力、有意愿立足農村經濟發展的下一代農民,是消解鄉村日漸衰落的重中之重。通過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拓展農村就業空間,把高素質農村勞動力留在農村。
將社會優質資源轉化為育人資源,是破解人才培養難題的重要途徑,也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迫切需要。惠農網依托高校強強聯手,采取校企合作方式重在人才挖掘與培養,與湖南農業大學共同搭建“大學生助農電商聯盟”,參與該聯盟的大學生群體可以參與由惠農網主導的貫穿全年的電商培訓計劃,獲得電商營銷推廣、團隊組建與管理等方面知識與技能,充分調動大學生為鄉村精準扶貧持續賦能的參與性。此外,惠農網還與湖南商學院合作成立了電商培訓服務機構——惠農商學院,借助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為政府、涉農產品生產經營企業或個人提供農村電商人才適用、實操培訓,為縣域農業電商發展主體進行知識賦能。
知識賦能:使農二代成鄉村振興主力軍
(惠農商學院)
為了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實現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目標。就在今年年初,惠農網與湖南火柴科技成功舉辦2018農二代《農村電商新零售創新訓練營》活動,深受農二代們的歡迎。5月8日,雙方聯合舉辦《首期返鄉創業者“創新”提升訓練營》活動,從“產品創新、營銷創新、模式創新”等重點課程入手,幫助鄉村創業群體提升創新創業能力,成功實現就業與創業。對于很多農二代來說,這是很好的提升自身專業能力、了解農業市場趨勢、提升日常業務經營能力的機會。
申斌透露說,目前惠農網正在為國家有關部門開發農業電商人才培訓系統,希望通過這一舉措,加大對農商人才的培訓與覆蓋,切實提升農業從業人員,特別是年輕群體的專業水平,讓他們快速成為農業發展的主力軍。
(惠農網首屆“農二代”電商新零售創新訓練營合影)
前不久舉辦的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第一場政策發布活動上,農業農村部現場發布《農業信息化發展前景與政策導向》。該部市場和經濟信息司司長唐珂表示,2018年重點解決農產品上行瓶頸,將在農產品電商銷售、人才培訓等方面給予補貼,加快推進農產品電商的規模化、產業化,這為下一步農業電商人才建設與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惠農網正在積極探索、尋求突變,通過團隊打造、大學生培養、知識賦能等方面推進農業電商人才建設步伐,助力農二代成鄉村振興“主力軍”。